首页 · 资讯 · 市场分析 · 电工电气
后煤电时代的博弈
电联新媒 2020-12-11
长长的站台,寂寞的等待。蓦然回首,一辆辆长长的“政策”列车已冲破浓浓的雾霭呼啸而来,只是没有停站上客的安排。

据媒体报道,9月29日,山西省能源局一纸文件明确,燃煤机组不再安排优先发电量。对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大部分煤电企业而言,此举无异于雪上加霜,山西煤电企业几乎丧失了“翻盘”的机会。


实际上,全国大多数煤电企业都像一个个孤寂的旅人,独立寒秋。面对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,期盼着一场温暖的邂逅,然而,不期而遇的是一列列“甩站”的客车和卷起又落下的一地黄叶。


这样的结局早在人们的预料之中,只是没料到如此迅雷不及掩耳。此前,部分煤电企业尚存些许幻想,希望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暂续“生命值”,希望通过灵活性改造立稳新市场,希望供需形势转换再踏新征程,希望政策眷顾迎来新机遇。现在看来,只是当时已枉然!


目前,正处于“十四五”电力规划出台的窗口期,山西能源局之举,无疑高高竖起了“风向标”,向电力投资者发出明确的信号:燃煤发电已进入到“萎缩期”。这给一些“煤电情结”浓重的投资方打了一剂“加强型”的预防针:未来可期,然而,煤电没有未来。


面向全球,我国政府近期庄严宣布,中国将提高《巴黎协定》下的国家自主贡献力度,力争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

着眼国内,在 “四个革命一个合作”能源安全战略指引下,中国能源向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方向转型的初心不改;中国能源向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方向转型的步履铿锵。


古语云:天下大势之所趋,非人力之所能移。这意味着,未来可再生能源将进一步“上位”,占尽风骚。而化石能源必然会退避三舍,让出发展空间。无他,客观形势使然。


换句话说,煤电机组已经进入“滞涨期”,新上机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不仅如此,即便是存量煤电机组也难以稳坐钓鱼台,很多煤电企业甚至命悬一线,岌岌可危。


作为后煤电时代的幸存者,存量煤电企业亟需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,以适应新业态、新环境带来的种种新变化。


但是,现实的残酷超出想象,目前,可供存量煤电企业选择的路径已经不多,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几乎就是“自古华山一条路”。然而,灵活性改造又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原本是为能源转型保驾护航,而机组长期偏移工况运行又会增加排放,这是一个近乎无解的悖论。


有专家认为,煤电灵活性存在天然缺陷,主要表现在增减出力响应速度慢,难以适应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、系统高度灵活性的要求。


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看,正是因为电力系统灵活性不足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不够等原因,短时间内,可再生能源还难以“井喷”式发展。这就为存量煤电企业的生存留下了一线曙光。


尽管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伴生诸多问题,但是,必须要有“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”的决心和勇气。因为只有做好充分准备,才能适应新业态带来的新变化,从而掌握主动权,打赢主动仗。否则,就会坐以待毙,毫无还手之力。


随着能源科技不断发展进步,当前,能源互联网建设已经“春光乍现”,未来,以“源网荷储”协调互动的智慧电力系统将替代现有的系统业态。对部分存量煤电而言,或许会枯木逢春,迎来新的生存发展机遇。只不过,需要换一种生存方式。
编辑:高升
阅读:7377
图片资讯 更多>>
  • 江苏汉邦智慧城市电子站牌亮相吉林!
  • 数字轨道・江苏汉邦电子站牌亮相上海!
  • “协力助创”微课堂走进江苏汉邦智能!
  • 汇谱分析推出白酒分析检测经济型气相色谱仪